新時代公益網安徽訊:應先管好國內再管國外,先管人再管動物嗎?|微公益圖書館
做公益到底是在國內做好,還是在國外做好?做公益,到底是去關心動物保護好,還是去關注人的一些問題好呢?
許多學生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一些疑問,相信大家也聽過類似這樣的話,國內還有動物需要保護,為什么要去管非洲的動物?
或者是,人還有這么多問題沒解決,為什么要去關心動物?
然而大家知道嗎?在國際視野之中,公益其實并沒有絕對的優先級。只要你能夠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為社會帶來積極的改變,那么你的公益行動就是成功的,有價值的。
國際上非常提倡一種理念叫世界公民意識。無論是中國人、美國人,還是日本人,我們首先都是人類,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部分。
因此,美國人不一定就要關心美國本土的問題,他完全可以去關心中東的難民問題,只要這是他感興趣和關注的話題。
法國人也不一定就要去關注法國的動物,他可以去關注非洲的大猩猩,他可以關注中國大熊貓保護,這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如果說人還有國界,那么動物本身是沒有國界的,它們都屬于這個世界。

世界公民意識有時候還會被進一步地引申:沒錯,我們都是人類,但是我們和動物,我們和植物一樣,都是生命共同體、都是世界的一員,所以動物與人類也沒有所謂的優先順序。
有的人很關心人的問題,比如弱勢女性、弱勢兒童的問題,那么他們去做人道主義援助,去做女性賦權,去做兒童救助,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有的人很關心動物,他們可能在乎動物保護的問題甚至多于在乎人類的問題,那他們就去做動物保護的工作,這樣也沒任何的問題。
理解了上述內容,我們就會明白,在非洲做公益不一定就比在國內做公益好,反過來去非洲做公益也不一定就比在國內做公益要差;做幫助人的公益和做幫助動物的公益,也沒有說哪個更好。
其實,當我們去選擇自己想要參與的公益話題時,追隨著自己的內心就可以了。
比如你從小就喜歡動物,對非洲的動物保護很感興趣,那你可以去非洲了解非洲的動物保護問題,然后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某件你能做到的、能夠給當地的動物帶去幫助的事情,就挺好的。
又比如你看了《沙漠之花》的故事,對非洲的女性賦權和性別平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去做調研,去了解女性割禮問題到底是什么,當地弱勢女性到底面對什么樣的問題,去了解專業的公益組織如何幫助她們。
在那之后,你發現,有一件事你可以去做,可以給面臨這個問題的弱勢群體提供幫助。那么你就可以把這個變成你的公益項目、公益事業,這樣就很好了。
世界很大,有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環境問題等待著我們去解決,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從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選擇自己關心的群體,去努力地做一些事情,那集合起來我們就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只有當你發自內心地感興趣和關心某一個地方、某一個群體和某一個話題的時候,你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去為這件事情做長期的努力。所以我們去做公益的時候,一定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去選擇一個自己真正關注的公益話題。
來源:青少年公益活動指導手冊-遠行客
圖片:網絡/整理:BH6AEO/編輯:珠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