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河南訊:正確經營--松下幸之助與德魯克|微公益圖書館
在管理思想浩如煙海的今天,日本學者渡邊祐介的著作《正確經營:松下幸之助與德魯克》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獨特而深邃的視角。這本書跳出了對單一管理大師的膜拜或對某種管理流派的推崇,而是進行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思想對話”——將現代管理學之父、西方學者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與日本“經營之神”、實業巨擘松下幸之助置于同一舞臺,探尋這兩位看似迥異的世紀巨人,在經營哲學核心上的驚人共鳴與普遍智慧。這不僅是一本比較研究的著作,更是一部引導我們思考經營本質、工作意義與人生價值的哲學指南。
一、為何是德魯克與松下幸之助?——一場命中注定的思想邂逅
渡邊祐介寫作此書的動機源于他長期的困惑與追尋:什么是真正好的經營?企業家更好的人生和工作狀態應是何種模樣?在遍覽眾多企業家后,他發現一個關鍵共性:**偉大的企業家都擁有自己堅實的人生與經營哲學**。而在眾多思想者中,唯有德魯克與松下幸之助,這兩位身份(學者vs實業家)、地域(西方vs東方)、成長背景截然不同的巨人,能為他關于“成功”、“經營本質”和“工作意義”的根本性問題提供“強有力的答案”。
書中開篇(第1章)即描繪了這兩位“開辟經營哲學的世紀巨人”的波瀾萬丈人生。德魯克,經歷歐洲動蕩,以深刻的洞察力“發現”了管理,奠定了現代管理學的根基,其思想具有強烈的普遍性和社會關懷。松下幸之助,僅接受四年小學教育,從學徒做起,白手起家創立松下電器,首創“事業部制”、“終身雇傭制”等深刻影響日本乃至全球的管理制度,其經營智慧深深植根于日本傳統精神與人生體悟。渡邊敏銳地指出,正是他們各自曲折的命運和對人類處境的深刻反思,共同磨礪出了超越具體經營技巧的哲學心性。
二、書中揭示的核心共鳴:跨越東西方的普遍真理
渡邊祐介通過精心對比,在書中(尤其是第2、3、5、6章)揭示了德魯克與松下幸之助思想中令人震撼的諸多共通點,這些構成了本書的骨架與靈魂:
1.經營的本質在于人,且具有普遍性:兩人都認為,管理的核心并非冰冷的制度或技術,而是活生生的人。德魯克強調企業家/管理者的社會價值,更關注“人”本身,認為管理是具有普遍性的實踐。松下幸之助則直指“經營的本質就是經營人性”,其著名的“自來水哲學”、“堤壩式經營”、“玻璃式經營”三大理念,以及“松下電器是制造人才的公司,順帶做電器生意”的名言,都深刻體現了他以人為本、信任員工、公開透明的經營核心。他們都相信,如果每個人都像企業家和經營者那般自覺,就能通過積累知識技術和提升人格修養改變生活方式。
2.工作的意義在于價值創造與自我實現:在第2章“助力成功的工作觀”中,渡邊剖析了兩人對工作的深刻理解。他們都認為工作是人類的天性,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德魯克提出通過“持續的反饋分析”來發現并發揮個人優勢,實現作為“人”的成功。松下幸之助則結合了“宿命論與天賦論”,強調體會工作的妙趣,通過熱情、誠意、真摯的態度,以及“報告-聯絡-商量”的方式贏得信任,最終在專注和實踐中成為“高能人士”。他們都超越了將工作視為謀生手段的層面,指向了通過工作創造價值、貢獻社會并實現自我潛能的更高境界。
3.企業的使命在于服務社會:這是兩人思想中最為耀眼的交匯點。德魯克指出“企業的目標方向性必須和社會一致”,企業具有社會屬性,并不屬于股東。松下幸之助的“自來水哲學”正是這一觀點的最佳注腳:**企業的使命是消除世界貧困,像提供自來水一樣,將人們需要的東西變得豐富且便宜**,利潤只是社會對企業良好服務的合理報酬。他明確提出“企業屬于國家”,企業家肩負著對公司、員工、社會的“終極責任”和“大義擔當”。利潤是“社會的共同財產”,企業必須正當地獲得適當利潤以履行其七大社會責任。
4.創新與變革是企業存續的生命線:在第4章“個人和公司都要革新”中,渡邊對比了兩人的創新觀。德魯克強調抓住多種因素疊加帶來的創新機會,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在于敢于承擔風險進行創新。松下幸之助則是創新的卓越實踐者,其原創的“事業部制”不僅是組織形式的創新(與德魯克推崇的斯隆在通用汽車創立的聯邦分權制東西輝映),更是激發內部企業家精神、締造創新基因的關鍵。兩人都認為“經營就是創造客戶”,對市場營銷(即深刻理解并滿足客戶需求)抱有執著。
5. 在差異中探尋普遍性智慧:渡邊并未忽視兩人的差異。德魯克從外部觀察和分析管理,具有高度的理論抽象和普遍性追求;松下幸之助則從內部實踐和感悟經營,其思想深深浸潤著日本傳統精神(如“集眾智”、“保主座”、“以和為貴”)。然而,渡邊的深刻之處在于,他指出松下思想的核心,如“對立與和諧是自然規律、宇宙真理”,以及從企業實踐中提煉出的關于人性、責任、使命的認知,最終指向了具有普遍性的智慧。德魯克對日本管理的濃厚興趣和深入研究(書中第6章詳述),也反映了他對東方智慧中蘊含普遍價值的肯定。
三、松下實踐智慧的精粹:照亮管理者的日常
除了思想對話,本書也是了解松下幸之助具體經營智慧的寶貴窗口,渡邊結合與德魯克思想的映照,生動呈現了這些至今仍極具啟發性的實踐:
“70%用人原則”:這充分體現了松下對人性的洞察和務實態度。
聘人70%原則:偏好70分左右的中上等人才,認為他們更易融入團隊、有追趕頂尖的動力、更忠誠感恩。
用人70%原則:判斷員工有70%把握勝任就應授權,剩余30%在實踐中考察(如同婚姻)。
信任70%原則:相信員工整體(70%可信),不必因少數害群之馬喪失對團隊的信任。
看人70%原則:用70%眼光看優點,30%看缺點。
授權70%原則:放70%,管30%,既激發能動性又避免失控。
“玻璃式經營”:源于創業初期與員工共患難的“不得已”,后固化為公開透明的經營原則(如公開盈虧),其核心在于建立信任和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經商戰略三十條”:書中雖未全文列舉,但其精神貫穿始終,如“生意是為社會大眾貢獻的服務,因此利潤是它應得的合理報酬”、“把顧客的責備當成神諭”、“不必憂慮資金短缺,該憂慮信用不足”等,條條體現著松下對誠信、服務、責任、效率的根本性思考。
四、 為何強烈推薦?——本書的獨特價值與現實意義
1.超越技巧,直抵本質:在充斥著各種管理工具和速成技巧的當下,本書帶我們回歸經營的本質——對人的理解、對價值的判斷、對使命的堅守、對社會的責任。它探討的是“哲學”而非“術”,是關于“正確經營”的深層思考。
2.東西合璧,視野宏闊:通過德魯克(西方管理理論高峰)與松下幸之助(東方經營實踐典范)的對話,本書提供了罕見的、融合東西方智慧的宏大視野。它證明了真正卓越的經營理念具有超越文化和時代的普遍性。
3.啟迪人生,關乎成功: 渡邊祐介強調,本書不僅是管理書,更是關于“真正的成功”的思考錄。德魯克與松下幸之助向我們展示了,成功不僅在于財富與名聲,更在于如何通過工作和經營,活出令自己滿意的人生,為社會創造持久的價值。書中關于工作觀、第二人生(持續創造成果貢獻社會)的論述,對每一位職場人都有深刻啟發。
4.鏡鑒,本土轉化:書中特別提到德魯克的論斷:“管理者不同于技術和資本,不可能依賴進口。我們發展的核心問題,是要培養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們應該是我們自己培養的管理者,他們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并深深根植于我們的文化、社會和環境中。”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正是融合東方學統與西方方法,將其轉化為本土經營之道的典范。本書為中國企業家和管理者在借鑒西方管理思想與東方(日本)經營智慧,并最終扎根中國土壤、培育“自己的管理者”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渡邊呼吁讀者“學而時習之”,通過實踐將巨人的思想轉化為自身的“基因”。
結語
渡邊祐介的《正確經營:松下幸之助與德魯克》是一部充滿洞見和智慧的作品。它不僅僅是在介紹兩位大師的生平和思想,更是在編織一張關于經營本質、人類價值和社會責任的宏大思想圖譜。通過這場跨越東西方、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深度對話,讀者得以窺見“正確經營”的深邃內涵——那是一種基于深刻人性洞察、強烈社會責任感和不懈價值創造的哲學與實踐。
無論你是企業家、管理者、創業者,還是對管理學、經營哲學、人生意義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本書都將帶給你超越具體商業策略的、觸及靈魂的啟發。它提醒我們,在紛繁復雜的商業世界中,唯有回歸人的價值、社會的責任和普遍的真理,才能找到基業長青和人生圓滿的“正確”之路。這,正是本書值得被閱讀、被思考、被推薦的核心價值所在。(文 deepseek輔助)
來源:開封市志愿者協會
整理:BH6AEO/編輯:珠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