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河南訊:從不同視角的推介和引入《讀懂德魯克》
原標題:開封【善讀書院】《讀懂德魯克》不同視角的推介和引入
近日,陳馴博士關于非營利組織的著作引發行業廣泛關注,德魯克思想共學社、德魯克早餐會等平臺從多元視角對該書進行推介,彭信之、王欣、徐本亮等深耕非營利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書中觀點展開解讀,為行業發展難題提供新思路。
作為著作核心觀點,陳馴博士從社會生態學視角出發,明確闡述“非營利組織是社會的器官”德魯克這一重要論斷,將其置于社會生態系統中重新定位——強調非營利組織需承擔政府與市場難以覆蓋的社會功能,與二者協同構成完整社會服務體系,而非單純的公益載體。針對當前行業現狀,陳馴博士指出,國內非營利組織呈現“年輕化”特征(運營超十年機構占比低),卻又迎來迅猛發展期,“快速擴張”與“經驗不足”的矛盾導致機構普遍面臨“如何良性運轉”“找準生態基位”等核心難題。
在德魯克思想共學社的交流活動中,王欣老師從非營利組織管理實踐角度,進一步闡釋“社會的器官”觀點,強調組織價值在于“功能適配性”,需精準對接社會未被滿足的需求;徐本亮老師則結合長期觀察,針對行業痛點給出具體解答,提出機構應“拒絕同質化、聚焦核心優勢”,通過鏈接政策資源、搭建專業團隊、嚴守合規底線,破解發展困境。
此外,在德魯克早餐會中,彭信之老師以陳馴著作架構為脈絡,分享閱讀心得的同時,串聯德魯克關于非營利組織的經典論述。他指出,德魯克“使命驅動”理念與陳馴博士觀點高度契合——非營利組織核心價值在于填補市場與政府的社會需求空白,而非追求利潤;其管理需以使命為核心,避免“初心漂移”,同時兼顧效能與效率,通過清晰目標設定與成本優化,讓資源最大化服務于社會價值,這為年輕非營利組織夯實運營基礎、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關鍵指引。

#志愿者 #河南省 #兄弟協會 #德魯克 #管理工作 #兄弟團隊
通訊員:東啟/來源:開封市志愿者協會整理:BH6AEO/編輯:珠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