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一師附小三五中隊的公益小天使們來到位于解放大道北道門附近的像樹館繪本館,聽開封市志愿者協會黨支部書記、開封市煙標協會會長、河南省收藏家協會理事要可老師講述糧票、郵票等收藏品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后,百業待興,國內物資較為匱乏,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末期,各種票證成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人們如果買米面油必須出示糧票、買布需要有布票、買火柴要有火柴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經濟不斷發展,這些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票證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它們卻見證了我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見證了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富強,人民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
要可爺爺拿出自己多年的收藏品給同學們欣賞,并結合歷史背景和自己的經歷生動講解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如何帶領人民渡過那段特殊的困難時期。大家認真地聽著要可爺爺的講解,好奇地看著一張張糧票、布票、肉票,熱烈地討論著他們了解的故事……
最后,要可爺爺還為大家介紹了郵票、不同版本人民幣的收藏知識,并為積極參與的同學頒發了獎品——生肖郵票。
此次收藏文化的學習,同學們收獲滿滿:了解到收藏的意義,學習到更多的收藏知識,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對祖國美好的明天有了更多的憧憬。(文 白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