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公益網新疆訊:烏魯木齊“秋韻滿社區·藝暖鄰里心——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區百日廣場文化活動”點亮居民精神家園
2025年8月29日,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熱鬧非凡,歌聲悠揚婉轉、舞姿輕盈曼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秋韻滿社區·藝暖鄰里心’百日廣場文化活動”在此精彩啟幕。這場以文化為紐帶、以鄰里情為底色的盛會,宛如一塊強大的磁石,吸引了數百名居民紛紛駐足參與,共同譜寫了一曲社區文化共建共享的和諧樂章。

多元文化交融,共繪社區精神圖譜
活動在老兵公益兆蘭金梅社火隊帶來的維吾爾族集體舞《烏魯木齊》中正式拉開序幕。8位隊員身著色彩鮮艷、極具民族特色的服飾,仿佛從民族文化的畫卷中走來。她們以靈動的旋轉、奔放的舞步,盡情展現著烏魯木齊這座城市的蓬勃生機,同時巧妙地將民族團結的溫暖畫卷徐徐展開,讓現場觀眾深切感受到了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
隨后,張曉英老師登臺獻藝。她以細膩婉轉的嗓音,深情演繹了《天下鄉親》和《梨花頌》!短煜锣l親》訴盡了歲月中的深情厚誼,仿佛將觀眾帶回到了那個充滿溫情與回憶的年代;《梨花頌》則唱響了家國的牽掛,那悠揚的旋律在空氣中回蕩,令現場觀眾沉浸于傳統文化的厚重魅力之中,如癡如醉。
舞韻之光舞蹈隊帶來的青春舞曲《相逢是首歌》,隊員們以輕盈的舞姿,仿佛一只只靈動的蝴蝶,喚醒了人們心中美好的記憶,讓大家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與激情。老兵公益服務隊的大剛帶來了口技小段《祖國變化大》,他用質樸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時代的巨大變遷,那些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
來自老兵公益服務隊的社火秧歌表演熱烈歡騰,隊員們手中的道具上下翻飛,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將現場的氣氛推向了一個小高潮。藏族舞蹈《再唱山歌給黨聽》則充滿了深情的禮贊,舞者們用優美的舞姿表達了對黨的感恩與熱愛之情。水兵舞《中國龍》更是颯爽英姿,隊員們整齊劃一的動作、堅定的步伐,展現出了中國龍的豪邁氣概。大剛與寇春風的詩朗誦《新風頌·絲路新章》更是別具一格,他們以詩意的語言,勾勒出了絲路新篇的時代脈搏,讓觀眾仿佛看到了絲綢之路在新時代煥發出的勃勃生機,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以文化人潤心,構建鄰里情感共同體
“這場活動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居民李阿姨感慨地說道,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次活動不僅僅是為居民搭建了一個展示才藝的舞臺,更重要的是,通過文化互動,打破了鄰里之間的陌生感,讓大家的距離變得更近了。
舞蹈隊成員王女士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排練的時候,大家互相指導動作,誰有困難都主動幫忙;表演的時候,我們默契配合,那種集體榮譽感特別強烈,讓鄰里關系變得更加緊密了!边有居民興奮地說:“老兵公益服務隊李翠芝表演的黃梅戲舞《天女散花》太精彩了,她那優美的身姿、靈動的眼神,讓我感覺仿佛穿越到了人間仙境,真是太美了!”
此次活動是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八一街道古城北社區深化“文化進萬家”工程的生動實踐。社區通過深入挖掘老兵文化資源,讓那些曾經為國家奉獻青春的老兵們的精神得以傳承和發揚;積極培育居民文藝團隊,為居民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不斷創新文化服務形式,讓文化活動更加貼近居民的生活。就這樣,將文化活動打造成了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精神紐帶”,讓社區充滿了濃濃的文化氛圍和溫暖的人情味。
厚植文化沃土,賦能和諧社區建設
“文化是社區的靈魂,更是居民幸福感的源泉。”古城北社區黨總支書記馬嵐堅定地表示。未來,社區將持續深化“文化 +”模式,通過打造具有社區特色的文化品牌,讓社區文化更加鮮明、更有影響力;培育文藝骨干隊伍,為社區文化活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開展跨區域文化交流,拓寬居民的文化視野,讓社區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同時,社區將積極探索“文化積分制”“居民點單平臺”等創新機制!拔幕e分制”可以激發居民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居民通過參與文化活動獲得積分,積分可以兌換相應的獎品或服務;“居民點單平臺”則可以讓居民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點選自己想要的文化活動,讓文化服務更精準地對接居民需求。通過這些創新舉措,真正實現“文化育民、文化樂民、文化惠民”,讓居民在文化的滋養下,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秋日暖陽下,社區廣場的歡聲笑語仍在延續。這場文化盛宴就像一顆種子,不僅為居民帶來了視聽享受,更在互動交流中播種下了鄰里友愛的種子。隨著百日廣場文化活動的持續推進,古城北社區正以文化為筆,繪就一幅“鄰里一家親、文化共繁榮”的幸福畫卷,讓社區成為居民溫馨、和諧、美好的精神家園。
#一家親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 #烏魯木齊 #兄弟團隊 #社區廣場
通訊員:凱麗比努爾·艾尼瓦爾
圖片:一凡/整理:BH6AEO/編輯:珠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