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新手社工的一大難關,不知從何下手,不知從哪里開始寫,不知怎么整理成完整的稿子,這些都是我在剛接觸撰寫新聞稿時所遇到的問題。經過在工作中不斷撰寫新聞稿的磨煉,有一些自己關于新聞稿撰寫的總結,供大家參考,也歡迎同工一起討論。
學習也有技巧
新聞大家都看過,但對于如何去撰寫服務新聞稿,很多新手社工都缺乏思路,那不防從同工的新聞稿開始查看學習,她們的新聞稿具有“本土化”的特點,和崗位實際情況貼切,可以模仿借鑒。
除崗位同工的新聞稿外,還可在家園網、社工相關公共號及可投稿的媒體上瀏覽其它項目點社工所寫的新聞稿,重點了解上報新聞的撰寫風格,學習她們的撰寫思路。
開始的第一步都是學習,如何學也是有技巧的,找到適合我們工作的新聞稿撰寫方式去研究會事半功倍。
標題
好的標題對一篇新聞稿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可以增加上報率,吸引人瀏覽。
在選取標題時,可以將服務內容概括成一句話作為標題,如一個以美妝課為平臺,使居民提升形象增強自信,掌握一門就業技術的服務,標題可概括為“妝點自信,就業她們行”。
也可以提煉服務的目的,并將目的進行升華,貼近當前正在倡導的政策,如在深圳開展兒童青少年活動,可以從深圳目前正在倡導的創建兒童友好型城市方面考慮。
新聞稿標題還可以通過添加一些英文、諧音、標點符號等使之變得新奇有趣,引人注意。
另外,在投稿時,一篇新聞稿的標題不是一成不變的,需根據投稿的媒體風格進行改變,如是較為嚴肅或專業的媒體,標題需要“高大上”,如投稿給自媒體或是公眾號,標題可新奇有趣。
內容
新聞作為敘述為主的文體,基本要素與記敘文一致,教材概括為“5W1H”。在新聞稿的內容上,常見的結構是總分總,導語+正文+結語。以一篇鄰里節的新聞稿為例。
(一)導語
導語部分運用“5W”(即who、when、where、what、why)概括新聞,例:為增加社區居民互動,促進鄰里和諧(why目的),2020年8月28日下午(when時間),××單位(who人物)在小區廣場(where地點)開展了社區鄰里節活動(what事件),吸引500位居民(who人物)參與。
導語中“5W”的順序可根據需要改變,將要重點突出的要素放在前面,如突出人數,可寫“500位居民在28日下午參加小區廣場的鄰里節活動,此活動由××單位舉辦,旨在增加社區居民互動,促進鄰里和諧”。
(二)正文
正文部分則是“1H”即過程如何,在撰寫過程時,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如“鄰里節活動分三個環節,首先.....,然后.....,最后.....”;可以按照空間順序,如“鄰里節活動現場分××和××兩大攤位,在××攤位.....,在××攤位......”;還可以選擇一個典型的場面或細節切入,如“鄰里節活動的美食攤位旁,一位80多歲坐在輪椅上的大爺被緩緩推近,他慢慢地伸出筷子,夾了一塊釀豆腐,細細嚼了幾口,然后露出微笑,伸出大拇指點了個贊”。
注意,流水賬×,這是新手很容易犯的錯誤,尤其是用時間順序寫新聞稿時,千萬不能像記賬一樣將所有事情寫的一清二楚,只需重點描寫服務開展過程中有特點的情節或是場景,其它的內容可一筆帶過。正文部分,邏輯性很重要,要注意文字流暢,善用關聯詞,前后意思不能斷。
(三)結語
新聞的結語用一句或者一段簡短的話進行總結、展望。
總結可以是本次活動的,如“參與活動的居民紛紛點贊,表示活動很好,鄰里通過活動有互動的機會,小區更有人情味”;也可以是歷年此類活動的,如“迄今為止,鄰里節已開展6屆,在轄區內的每個小區都開展過,共有3000多位居民參與”;還可以是本活動所屬服務大類的,如“在社區鄰里融合方面,除鄰里節外,還開展了××等服務,也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
展望一般是陳述未來的工作,如“今后,××單位將開展更多居民喜聞樂見的服務,給鄰里提供更多的互動機會與平臺”;或是表達自己的期望,如“在參與社區服務中,居民互相融合交流,共同創造和諧友愛的鄰里環境”。
除總分總結構外,總分結構也較為常見,此時結語一般寫在正文當中。如在正文的最后用簡單的一句話總結,或是正文中所引用的服務對象的話含有總結性內容。
落款
在新聞稿的最后,要寫上落款,一方面是進行宣傳,另一方面也是方便媒體聯系。以下可供參考:
第一行:通訊人:××;
第二行:××單位;
第三行:聯系方式:××××××。
多下筆
不要害怕寫新聞稿,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各式各樣的指南和經驗總結只是提供參考,無論什么事情,多練習才會進步。
出品:社工客(ID:shegongke)/作者:劉玲/單位:深圳慈善公益網/編輯 :恒心/責任編輯 :鄭東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