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公益網安徽訊:學子奉獻愛心 關懷精障人員
2025年7月是入伏的天氣,白蓮坡鎮精康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冒著酷暑對轄區80余戶精障患者進行走訪摸排,并為他們送上防暑降溫的慰問品,確保他們能平安度過炎熱的夏天。此次不僅逐戶的走訪摸排,還安排了4場家庭護理技能集中培訓,工作體現了多方面的積極成效。
一、工作亮點
1、全面覆蓋與精準服務
自2025年7月19日以來,工作人員攜同返鄉大學生志愿者一行8天內走訪了4個行政村80余戶精障患者,實現了重點區域全覆蓋,結合入戶摸排還組織了家庭護理培訓,既評估了精康人員的現狀(服藥、精神狀態),又提升了家屬的照護能力,對有就醫需求的患者,及時進行轉介,形成"評估-指導-轉介"閉環服務。
2、多團隊協作模式
專業力量:精神科醫生提供醫學支持,確保專業診斷與轉介建議。
社會參與:志愿者與返鄉大學生參與,既彌補人力不足,又通過義務勞動(打掃整理)傳遞社會關懷,增強服務溫度。
人才聯動:返鄉大學生的加入為基層精康服務注入年輕力量,也促進大學生對社會服務的認知。
3、成效顯著
建立家屬信任關系,為后續服務奠定基礎;
通過專業判斷及時識別需轉介人員,避免病情延誤;
家庭護理培訓從源頭提升居家康復質量。

二、優化建議
1、長效機制建設
對轉介人員建立跟蹤檔案,定期回訪確保就醫銜接;
將返鄉大學生志愿者納入本地志愿服務網絡,形成穩定協作。

2、服務深化方向
增設心理健康科普講座,減少社區歧視;
探索"社工+醫生"定期上門模式,動態監測康復情況。
3.資源整合
利用康橋醫院資源開展季度義診,強化專業支持。
探索開發殘疾人就業崗位,提升殘疾人融入社會的能力,增加殘疾家庭經濟收入。

三、社會意義
該工作展現了基層精康服務的創新路徑:通過專業機構與屬地化服務結合,既落實了"早發現、早干預"原則,又以人性化服務促進社會包容,為農村地區精神衛生服務提供了可參考的實踐樣本。
來源:懷遠縣白蓮坡精障康復站
整理:蚌埠恒心/編輯:珠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