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益網廣東站綜合報道:老年學學會來助力,廣東好人做主持,半失能老人能高歌,愛與陪伴故事多:《一起關愛失能、半失能老人》
“感恩黨與政府,感謝醫生護士,以及義工愛心陪伴,才有我今天‘高歌’一曲的日子。”近日,半失能老人清伯在臺上唱歌曲后抒發他的情懷。這樣一群失能、半失能老人(下稱“老友記”),如何走出來的,醫生、護士治療護理必不可少,社會關愛,社工、義工專業陪伴也起了關鍵作用。
記者為此走訪愛與陪伴志愿服務隊、市老年學學會相關人員,了解大愛傳承故事。
活動 半失能老人能高歌
10月18日下午,江門市老年學學會、 江門市第三人民醫院、愛與陪伴志愿服務隊、祥光社工中心在市第三人民醫院關懷樓4樓老年科舉辦“尊老愛老創和諧”敬老活動,熱烈互動,激發半失能老人積極參與。
這次活動主持也很特別,由經常陪伴老友記們義工,被老友記稱作“孫仔”的“廣東好人”孫科主持,如此“熟落”場面,讓老友記興奮起來。
一輪節日問候與互動問答,老友記們“雄起來”,與老年學學會的老同志打起“擂臺”來,您一首《幸福贊歌》,老友記堅叔坐在輪椅清唱《萬水千山總是情》回應,節目一浪連一浪。
市老年學學會、三院還現場授予愛與陪伴志愿服務隊隊旗,為老友記們發放慰問品。
“義工們很專業,用不同方法調動我們這幫人;以前,動也懶得動,現在積極自己康復。” 活動結束,中風老人敏婆婆推著康復平衡車與記者介紹。
個案 用愛喚醒暈迷老人
正是這樣義工默默陪伴失能老人,從中有不少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 “蓮開組”陪伴一位失能老人,義工靜靜的陪伴,我們什么都不做,就是靜靜的坐在她身邊,拉拉她的手,輕輕的撫慰,到放輕輕的音樂,就這樣靜靜的陪伴著她,到老人流淚,直到用家鄉話“細語”,這就是陪伴力量。陪伴義工同樣激動的留下熱淚水,這就是愛到了。
老人得到了愛與陪伴,生活的更加開心。義工在服務的過程中,在收獲成長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也都很心滿意足的,整個就是這樣一個溫暖幸福的氛圍,真的對參與者人生也是有很大影響的。美美義工感觸地說:“從來沒有這樣陪伴過別人,感覺太好了!如果我能早點接觸,媽媽走之前就能與我充滿愛的連接起來……”
還有更奇跡,8月25日傍晚近6點,愛與陪伴志愿服務隊義工在微群中呼喚支援: 一名在路邊昏迷老人被義工發現,送到醫院,出現心臟衰歇、昏迷不醒癥狀,急需心理危機干預。
首先趕到是李老師,用“搖籃模式”方式,通過音樂、按摩、陪伴等方式,提供波叔的感官需要,增強他對愛的體驗,感受生命存在,搶救室里的波叔慢慢有了氣色。然后,播放柔和音樂,心理咨詢師默念交待道:“生命是自己的,要么放下,要么頑強走過來,我們都尊重您的選擇。”患者波叔的手神奇能在陪伴者手中動起來。
在愛與陪伴,心理危機干預下,波叔從“死神”中走過,度過危險期。第三日,波叔可以與人交流聊天了。
每一次陪伴都是春暖花開,愛心陪伴,照亮別人,溫暖自己。
據悉,愛與陪伴志愿服務隊發展到360多人,每周定期陪伴老人。其《讓我們做您的女兒》項目,是江門市第一個“社工+義工+心理咨詢師”關愛孤寡、失獨、困難失能老人臨終關懷項目,近兩年獲“全國百佳社會公益組織”、“廣東省社會工作優秀(監測)案例”等17個獎項。
圖是江門市老年學會、江門市第三人民醫院向愛與陪伴志愿服務隊授旗
資料來源:廣東文明、江門日報